规模持续扩大
截至2022年底,我国资产评估机构数量达3000余家,执业评估师超百万,服务覆盖企业价值、房地产、知识产权等传统领域,并拓展至金融资产、资源资产等新兴领域2。
服务领域多元化 2
除传统评估外,行业已涉足国际投资、跨境并购、预算绩效评价等场景,尤其在“十四五”规划中,资产评估被强调为优化营商环境和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支撑。
监管体系逐步完善
2017年《资产评估法》实施后,政府通过立法强化行业监管,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也加强执业质量管控,违规行为处罚力度加大2。
市场竞争不规范 6
存在低价竞争、行贿等不正当手段,影响评估报告真实性;准入门槛较低,导致资质不足机构混入市场6。
标准不统一与人才短缺 6
不同机构采用不同评估方法,标准差异较大;评估人员素质参差不齐,部分机构为降低成本选用非专业人员6。
区域发展不平衡
评估机构集中于一线城市,二、三线城市及农村地区服务覆盖不足,市场需求未充分释放5。
深化市场化改革 1
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机制,提高机构资质审核标准; 6
推行公开透明原则,打破垄断格局,引入更多竞争者1。
提升服务品质与国际化水平 2
加强执业人员培训,提高专业素质; 2
拓展国际市场,学习国际先进经验,增强国际竞争力2。
强化信息化与监管协同
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评估流程,提高效率; 1
建立信息共享机制,加强部门协作,确保评估结果公正可靠5。
制定《资产评估行业标准化管理办法》,统一评估标准; 1
对二、三线城市提供财政补贴,鼓励机构下沉服务; 5
完善违规处罚机制,建立行业信用档案6。
通过以上措施,可推动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实现更高质量、更可持续的发展